角膜塑形镜面面观
2014年3月28日,第十四届国际眼科学和视光学学术会议及第三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大会在上海召开。各路英才集结,堪称盛会。期间,温州医科大学的吕帆教授在接受专访时,对中国视光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介绍。其中,关于角膜塑形镜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介绍还联系到了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吕帆教授指出,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科学的近视治疗方法。这种物理治近视方法主要是通过配戴中间平坦而周边陡峭的逆几何特殊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借助镜片对角膜产生轻微的压迫,缓慢地改变角膜形状,使角膜中央光学区变平坦来降低近视和散光度数。
使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具有可逆性。其次,角膜塑形镜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使用角膜塑形镜需要理解其安全性。
目前,角膜塑形镜相关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只要验配医师及配戴者能够理解以上三个特点,并坚持规范使用,规范养护,就并不需要为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担心。
在临床实践中,部分角膜塑形镜配戴者并不理解上述特点,认为角膜塑形镜是的,甚至以为配戴它可以一劳永逸,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不现实的。
吕帆教授还表示,在多年实践中发现,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不仅能够在夜戴晨取后获得理想裸眼视力,还能延缓近视的发展。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关于角膜塑形镜的研究非常热门。
角膜塑形镜面面观 2014-4-9 11:19:22 本文被阅读 5202 次